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背景下,无论是个人、公司、组织,还是城市、国家,乃至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都正在实现智慧化化的感应和度量,所有的生态元素正在实现互联互通。在这样的背景下,档案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档案智能服务逐渐成为档案学科的一大研究热点。2021年6月18日上午11:30,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在乐乎楼学海厅成功举办第四场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档案学经典与创新高端论坛”。论坛以“从物理智慧到数据智慧——智慧档案发展趋势与前沿应用”为主题,特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牛力与我系学子进行学术交流。
牛力,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兼任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秘书,教育部档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委员。
牛力老师长期从事企业信息化、复杂社会网络、知识库与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重点项目,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研究品牌计划基金等多项校内基金课题等,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重大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2018年12月20日,教育部经济和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苏州召开,会议聚焦“新时代 新文科 新经管”,对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拔尖经管人才培养进行了部署。在“新文科”的背景下,结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文科知识,推动档案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尤为重要。牛力老师从一部网红剧《长安十二时辰》引入,介绍档案中的大案牍术,提出档案在破案调查方面的价值。风趣的语言与生动的案例吸引了同学的关注。
之后,牛力老师根据“国家馆藏数据开放率15.89%,利用率2.6%”的现状提出档案利用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牛力老师援引吴宝康老先生的名人档案利用案例,分析传统档案利用的缺陷。传统档案利用粒度粗、形式旧、互动差,因此未来的开发应该细粒度、多模态、多形式。
在此基础上,牛力老师以中国人民大学的档案数据实践——吴宝康专题档案知识库的建设为例,进一步介绍知识数据库的构建。该数据库以中国人民大学、南浔档案馆为数据基础来源,经过内容显性化、要素知识化、知识可视化、知识要素关联化、实例关系可视化的步骤,最终实现人物关系与人物足迹的整合,进行知识聚合。在与企业合作方面,牛力以其课题组与企业合作构建的企业档案专题知识库为例与我系学子分享数据库建设经验。该数据库能够精准化的档案知识检索和感知、知识化查询、自动问答。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知识建模,即通过建立知识模型对文档进行解析,获取细粒度的知识。
牛力老师强调,档案利用就是档案核心价值的发现和逻辑再造,档案数据经过数字态、数据态的发展,未来势必将向知识态转变。在智慧档案2.0的体系背景下,数字档案馆必将以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化,档案数据资源知识化为发展目标,进行细粒度的档案编研工作,提供档案可信存储、知识开发、多维展示、智库决策等服务”。
我系学子在学习传统档案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信息技术的学习与锻炼。希望我系学子能在牛力老师的讲座中有所收获,注重培养自己信息素养,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