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冰(一)|茅盾的上大往事

创建时间:  2021-12-26  李相姝   浏览次数:   返回

矛,是锐利的矛;盾,是坚实的盾。


茅盾在他31岁那年出生了。1927年9月,沈雁冰于上海以“茅盾”为笔名发表小说《幻灭》。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茅盾”这个名字被紧急构想了出来并不断传播出去。而伴随着“茅盾”诞生的,还有新的文学观念。而不变的仍是他忧国忧民,扶正祛邪的思想端绪。

他是文学家,亦是革命家。他为我国革命文艺奠定了基础,他将生活融入写作,有的作品刻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他丰硕的创作成果为文学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结参与情结、丰碑情结、乡土情结、原型情结,有着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他为人廉洁从政,公私分明,处处以身作则……

茅盾,真是让人敬爱。曾与冼星海合作的诗人张光年说:“茅盾体现了‘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


要说茅盾的生平轶事,那可真是说不完。不如我们来谈谈雁冰的上大故事。

1923年春茅盾到上海大学执教,他在中文系讲授《欧洲文学史》和《小说作法》,在英国文学系讲《希腊神话》等课程。茅盾有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翻译经历,博览群书,知识宽广,颇能融会古今中西。在教学中认真负责、内容丰富,从来不讲废话、闲话,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文系学生丁玲非常喜欢茅盾先生讲的《奥德赛》、《伊利亚特》等异民族的神奇故事,称茅盾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她从先生的故事中产生过许多幻想。茅盾在上大讲授欧洲文学,据名著节本,演讲世界文学故事,生动活泼,颇受欢迎;在上大教授希腊神话期间,还在《小说月报》上著文介绍过捷克、波兰、爱尔兰等民族的神话。

在上海大学期间,以教职员代表的身份,当选为校行政委员会委员。在一次教务会议上,茅盾与瞿秋白相见,两人在革命道路上,特别是在文学上成为挚友。茅盾又介绍瞿秋白与鲁迅认识,促成了两位文学巨匠的密切交往。茅盾还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会。1923年暑假,他应上大附中部主任侯绍裘的邀请,到松江演讲《文学与人生》,在青年学生中普及文学知识,陶冶人生情操。 

上海大学的师生关系特别融洽,在课余时间,上大的学生常常寻师访友,增长见识和学问。位于宝通路茅盾的家,成了中文系学生施蛰存、戴舒望等几乎每个星期都去的拜访之地。 

茅盾在上海大学尽管是兼职,但对这所简陋的学校印象深刻。他后来追忆说:上海大学活泼民主的校风,以及社会学系的学生经常由老师带领去参观工厂和农村,这都是当时上海别的大学所没有的。“这个弄堂大学培养了许多优秀革命人才,在中国的革命中有过卓越贡献。”

追思优秀的茅盾前辈,虽然时代变换,但今日的我们仍要身负责任,砥砺前行。




上一条:刘华(一)|人民的英雄

下一条:俞昌淮|年轻的烈士


沈雁冰(一)|茅盾的上大往事

创建时间:  2021-12-26  李相姝   浏览次数:   返回

矛,是锐利的矛;盾,是坚实的盾。


茅盾在他31岁那年出生了。1927年9月,沈雁冰于上海以“茅盾”为笔名发表小说《幻灭》。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茅盾”这个名字被紧急构想了出来并不断传播出去。而伴随着“茅盾”诞生的,还有新的文学观念。而不变的仍是他忧国忧民,扶正祛邪的思想端绪。

他是文学家,亦是革命家。他为我国革命文艺奠定了基础,他将生活融入写作,有的作品刻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他丰硕的创作成果为文学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结参与情结、丰碑情结、乡土情结、原型情结,有着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他为人廉洁从政,公私分明,处处以身作则……

茅盾,真是让人敬爱。曾与冼星海合作的诗人张光年说:“茅盾体现了‘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


要说茅盾的生平轶事,那可真是说不完。不如我们来谈谈雁冰的上大故事。

1923年春茅盾到上海大学执教,他在中文系讲授《欧洲文学史》和《小说作法》,在英国文学系讲《希腊神话》等课程。茅盾有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翻译经历,博览群书,知识宽广,颇能融会古今中西。在教学中认真负责、内容丰富,从来不讲废话、闲话,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文系学生丁玲非常喜欢茅盾先生讲的《奥德赛》、《伊利亚特》等异民族的神奇故事,称茅盾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她从先生的故事中产生过许多幻想。茅盾在上大讲授欧洲文学,据名著节本,演讲世界文学故事,生动活泼,颇受欢迎;在上大教授希腊神话期间,还在《小说月报》上著文介绍过捷克、波兰、爱尔兰等民族的神话。

在上海大学期间,以教职员代表的身份,当选为校行政委员会委员。在一次教务会议上,茅盾与瞿秋白相见,两人在革命道路上,特别是在文学上成为挚友。茅盾又介绍瞿秋白与鲁迅认识,促成了两位文学巨匠的密切交往。茅盾还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会。1923年暑假,他应上大附中部主任侯绍裘的邀请,到松江演讲《文学与人生》,在青年学生中普及文学知识,陶冶人生情操。 

上海大学的师生关系特别融洽,在课余时间,上大的学生常常寻师访友,增长见识和学问。位于宝通路茅盾的家,成了中文系学生施蛰存、戴舒望等几乎每个星期都去的拜访之地。 

茅盾在上海大学尽管是兼职,但对这所简陋的学校印象深刻。他后来追忆说:上海大学活泼民主的校风,以及社会学系的学生经常由老师带领去参观工厂和农村,这都是当时上海别的大学所没有的。“这个弄堂大学培养了许多优秀革命人才,在中国的革命中有过卓越贡献。”

追思优秀的茅盾前辈,虽然时代变换,但今日的我们仍要身负责任,砥砺前行。


上一条:刘华(一)|人民的英雄

下一条:俞昌淮|年轻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