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施存统,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叶村人。原名施存统、复亮、伏量,别号伏图,化名方国昌。著有《现代唯物论》、《中国现代经济史》,译有《资本制度浅说》、《世界史纲》、《社会进化论》等。
施存统是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之一,是中国青年团早期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起人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他由于感觉前途无望而脱党,后来成为民主革命时期的英勇战士,新中国成立后任劳动部副部长。
01施存统与马克思主义:因探寻真理而结缘
1899年,施存统出生于浙江金华县叶村,幼年和少年时代的施存统接受的是较为系统的儒家传统思想教育。
1917年,施存统进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受到了新潮思想的影响。
1919年11月,施存统在《浙江新潮》第二期上发表了《非孝》一文,引起社会强烈的震动,人们对此评价褒贬不一。这件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浙江新潮》被查封,参与杂志出版的“一师”的4名教师也被解职,以致引发了“一师”的学潮,施存统也由此被开除。
(《浙江新潮》被北洋政府查禁的报道)
在日本留学期间,施存统广泛涉猎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日本共产主义研究者河上肇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河上肇的一句话对他影响很大:“要想飞到天上去,只有发明了飞机才有可能,否则是空想。”这让施存统明白了要想达到理想社会,必须先有物质基础,否则就是空想。施存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施存统在《共产党》、《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主义》、《马克思底共产主义》等文章,并在文章中宣布:“我是绝对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
02施存统与中国共产党:最早五党员之一
“一师”风波后,1920年1月,施存统离开杭州,到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的实验。“工读互助团”解散之后,施存统来到上海。经过介绍,施存统先后认识了戴季陶、陈独秀等人,他们都非常欣赏这个在风波中以《非孝》闻名全国的勇敢的青年人。
1920年5月,施存统接连发表了《“工读互助团”的实验和教训》与《为什么要从事根本改造》的两篇重要文章,详尽阐述了从根本上改造社会的必要,这是施存统开始怀疑无政府主义的重要标志。同年6月,陈独秀在渔阳里召集了李汉俊、施存统、俞秀松与陈公培等人,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早期组织,施存统也因此成为中共最早的五名党员之一。但是,尽管这时施存统已经在组织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就其思想信仰来说,他这时还没有完全摆脱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自己后来也非常明确地指出:“我那时还并不相信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只是相信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
03施存统与上海大学:博识重教、收获爱情
施存统离开团中央后,1923年秋,来到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到上海大学后,施存统担任社会学系三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了教学的需要,他亲自编写了《社会运动史》、《社会思想史》、《社会问题》三门课程的讲义,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阐述社会历史问题。
(施存统任教的上海大学西摩路校舍)
在上海大学,施存统的课讲得十分成功,博得了大多数学生的青睐。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丁玲,当时是上海大学的学生,对施存统就非常崇拜,施存统以他渊博的学识、崇高的修养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也赢得了女学生钟复光的芳心。两人由相识到相恋,感情日益加深,施存统还专门雕刻了一枚“复光复亮”的图章,为了表达对钟复光的浓浓的情意,施存统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名字由施存统改为施复亮,为此,还作了一首打油诗:“复光复亮,宗旨一样。携手并肩,还怕哪桩?”两人高尚纯洁的爱情,一时被传为佳话。
(施存统、钟复光夫妇与儿子施光南)
1926年下半年,施存统因遭到孙传芳军阀当局的通缉而离开上海大学。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学习强国、搜狐网、政协往事、苗体君.中共最早党员施存统的起伏人生[J].党史博采(纪实),2010(08):18-21.
材料|童雨琦
排版|朱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