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三)|从艰苦求学到为国捐躯——我们的刘华

创建时间:  2021-12-26  朱晋宏   浏览次数:   返回

从艰苦求学

到为国捐躯

刘华(又名:刘剑华)

原名炽荣,字剑华,宜宾县人

1899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八月六日)

出生在一农民家庭


01 求学——与上海大学的缘分

对于一切求学的

交换条件

劳苦

也情愿接受

——刘华

刘华在这封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

      他在中华印刷所月薪只得六元,又没有旁的津贴,哪里还有钱来买书,纳学费呢?便决定实行减食主义:每天两餐,晨粥午饭,月费三元。

······

      后来哈同花园的义务学校倒了,我一连好几天不想吃饭,因为我到此地来,就听说有这个学校,现竟不开了,岂不使我失望得很。我想到我自己没有钱入校读书的困苦,只有努力自修一个办法。

————————————————————————————————————————————————

      从这些点滴之中,透露出了艰苦环境下的刘华,一颗真心求学的赤子之心。他虽出生于农民家庭,16岁小学毕业后便开始独自在外谋生,但生活的困苦没有磨灭他对知识的渴望,反而给予了他更坚强的意志和决心。


      他说身在上海,时常收到家里充满殷切期盼的来信都倍感压力,他求学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更是为了他心中对全社会甚至全人类都能过上富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

      生于农民家庭的他,跑过堂、干过劳务员等等杂活,深知生活的艰辛,所以他希望冲破黑暗,全天下都能获得光明。

中华印刷所转载于《道德季刊》


      他对求学的欲望,最终获得了上天的怜悯和有识之士的同情与帮助,1923年,得到了当时任民国日报主编的邵力子先生和于右任先生的帮助,得以进入上大附中半工半读,此时的他已经24岁。

      抛却他人的闲辞,他一如既往地求学,除了所选课程,还经常去旁听大学的课,如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的课,并在工作和学习中得到了上海大学很多教员,如瞿秋白等人的指导和帮助。入校不久,刘华就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任上大附中部团支部书记,同年 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8FD2

上海总工会


      从此,便开始了他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里为革命奋战的路程。


02 艰苦的革命道路——生命的归宿

      革命奋斗,不顾一切

      1925年:

      1月: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成立,刘华被选为委员。

      2月:深入工厂,发动群众,领导组织罢工,最终取得胜利。

      期间一边给工人上夜课,一边引导工人建立工会,罢工争斗。

      5月:五卅惨案,刘华和工人、学生一道,包围上海总商会,迫使总商会同意参加罢市,成立了上海总工会

      刘华奔走各厂,宣传演讲,领导罢工,往往一天只睡三四小时,与工人同甘共苦

      6月:刘华在宜宾的老家横遭土匪抢劫,家遭不幸,却不曾回去,坚守在上海战斗

      刘华复信道:“国家衰弱,强邻欺侮,神圣劳工,辄为鱼肉,我亦民族分子,我亦劳工分子,身负重任,何以家为? 须知有国方有家也。”

      8月:肺病复发,经常呛咳吐血不止,住进上海宝隆医院治疗

      9月:淞沪戒严司令部下令查封上海总工会及沪西工友俱乐部,取缔一切工会组织

      11月:刘华外出时,被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逮捕,后即被引渡到淞沪戒严司令部

      12月:1925年12月17日夜,刘华被秘密杀害于上海南市。26岁,人生正昂扬的时光,而刘华,为革命奉献了自己。

      他对革命,对工人和中产阶级的底层劳动人民,付出了真心实意。他关注平民教育,平时也利用时间给工人们上夜课,常在报纸上发表自己对平民生活的看法和观点。他不是空口而谈,而是深入了解后才有理有据地列出,他本就和工人打成一片,对平民的生活最了解不过了。

言论:上海店员的生活

言论:国音字母和平民教育

言论:平民教育和英文

五卅惨案后 上海罢工


刘华被捕后,工会成员也积极寻找解救的办法

最终却还是失败了

他牺牲后,全国各地都发起悼念

不少人都写文追悼他


当时刘华被捕的报道


而如今,他的名字早已流逝在时间的长河里

7ABD0

悼念刘华的文章



刘华永远留在个个工人的心坎上

      

      无数个这样的刘华成就了国民革命的成功,成就了中国的今天,成就了今天的中国。他们的名字值得我们永世传承,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品味学习。



图文编辑/石郦冰












上一条:刘大白(二)|诗人与革命斗士

下一条:刘华(一)|人民的英雄


刘华(三)|从艰苦求学到为国捐躯——我们的刘华

创建时间:  2021-12-26  朱晋宏   浏览次数:   返回

从艰苦求学

到为国捐躯

刘华(又名:刘剑华)

原名炽荣,字剑华,宜宾县人

1899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八月六日)

出生在一农民家庭


01 求学——与上海大学的缘分

对于一切求学的

交换条件

劳苦

也情愿接受

——刘华

刘华在这封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

      他在中华印刷所月薪只得六元,又没有旁的津贴,哪里还有钱来买书,纳学费呢?便决定实行减食主义:每天两餐,晨粥午饭,月费三元。

······

      后来哈同花园的义务学校倒了,我一连好几天不想吃饭,因为我到此地来,就听说有这个学校,现竟不开了,岂不使我失望得很。我想到我自己没有钱入校读书的困苦,只有努力自修一个办法。

————————————————————————————————————————————————

      从这些点滴之中,透露出了艰苦环境下的刘华,一颗真心求学的赤子之心。他虽出生于农民家庭,16岁小学毕业后便开始独自在外谋生,但生活的困苦没有磨灭他对知识的渴望,反而给予了他更坚强的意志和决心。


      他说身在上海,时常收到家里充满殷切期盼的来信都倍感压力,他求学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更是为了他心中对全社会甚至全人类都能过上富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

      生于农民家庭的他,跑过堂、干过劳务员等等杂活,深知生活的艰辛,所以他希望冲破黑暗,全天下都能获得光明。

中华印刷所转载于《道德季刊》


      他对求学的欲望,最终获得了上天的怜悯和有识之士的同情与帮助,1923年,得到了当时任民国日报主编的邵力子先生和于右任先生的帮助,得以进入上大附中半工半读,此时的他已经24岁。

      抛却他人的闲辞,他一如既往地求学,除了所选课程,还经常去旁听大学的课,如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的课,并在工作和学习中得到了上海大学很多教员,如瞿秋白等人的指导和帮助。入校不久,刘华就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任上大附中部团支部书记,同年 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8FD2

上海总工会


      从此,便开始了他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里为革命奋战的路程。


02 艰苦的革命道路——生命的归宿

      革命奋斗,不顾一切

      1925年:

      1月: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成立,刘华被选为委员。

      2月:深入工厂,发动群众,领导组织罢工,最终取得胜利。

      期间一边给工人上夜课,一边引导工人建立工会,罢工争斗。

      5月:五卅惨案,刘华和工人、学生一道,包围上海总商会,迫使总商会同意参加罢市,成立了上海总工会

      刘华奔走各厂,宣传演讲,领导罢工,往往一天只睡三四小时,与工人同甘共苦

      6月:刘华在宜宾的老家横遭土匪抢劫,家遭不幸,却不曾回去,坚守在上海战斗

      刘华复信道:“国家衰弱,强邻欺侮,神圣劳工,辄为鱼肉,我亦民族分子,我亦劳工分子,身负重任,何以家为? 须知有国方有家也。”

      8月:肺病复发,经常呛咳吐血不止,住进上海宝隆医院治疗

      9月:淞沪戒严司令部下令查封上海总工会及沪西工友俱乐部,取缔一切工会组织

      11月:刘华外出时,被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逮捕,后即被引渡到淞沪戒严司令部

      12月:1925年12月17日夜,刘华被秘密杀害于上海南市。26岁,人生正昂扬的时光,而刘华,为革命奉献了自己。

      他对革命,对工人和中产阶级的底层劳动人民,付出了真心实意。他关注平民教育,平时也利用时间给工人们上夜课,常在报纸上发表自己对平民生活的看法和观点。他不是空口而谈,而是深入了解后才有理有据地列出,他本就和工人打成一片,对平民的生活最了解不过了。

言论:上海店员的生活

言论:国音字母和平民教育

言论:平民教育和英文

五卅惨案后 上海罢工


刘华被捕后,工会成员也积极寻找解救的办法

最终却还是失败了

他牺牲后,全国各地都发起悼念

不少人都写文追悼他


当时刘华被捕的报道


而如今,他的名字早已流逝在时间的长河里

7ABD0

悼念刘华的文章



刘华永远留在个个工人的心坎上

      

      无数个这样的刘华成就了国民革命的成功,成就了中国的今天,成就了今天的中国。他们的名字值得我们永世传承,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品味学习。



图文编辑/石郦冰










上一条:刘大白(二)|诗人与革命斗士

下一条:刘华(一)|人民的英雄